近期国砖出得比较凶猛,价格也相对越来越贵,一时间各花入个眼,相信发烧友们对于砖头的选择也是越来越谨慎,越来越迷茫。
一些同质化的机器就不赘述,大多是科技以换壳为本。从芯片布板到耳放部分都大同小异那种产品,也经不住市场的考验。今天就来谈谈国砖里,三款比较有特点和自主创新的机器。
他们是享声MR1、iBasso DX200、乐图金菊花。
为什么单挑这3款呢?源于近期本人得到的iBasso DX200的新平衡卡AMP3,充分煲机试听之后发现,换上AMP3之后DX200整体声音水准与MR1不分伯仲,在声音风格上则有跟金菊花有诸多类似之处。感叹这么一个好机器,不写点什么真手痒。
『简介』
享声MR1
MR1是享声今年的新旗舰,也算是振奋了一把随身HIFI圈。MR1一出,199、金砖接踵而至,在起步价1万的高额门槛下,依然迅速占领了新三大播放器的宝座,实力可见一斑。
以新三大播放器的技术底蕴来看,MR1采用双4398单声道全平衡对称放大、FPGA超低延迟传输和全场景输出接口,相比于199的高精度元件配对和金砖的4.4专用新数字放大器这两个特点来说,MR1更有难度和诚意。
声音方面,MR1可以说是发挥了4398的极致,清澈弹跳的氛围,全平衡无耦合线路带来的静谧深邃而又开阔的声场,蔓延到发丝的泛音,饱满水润的中频,行云流水的低频,可说是触碰天花板的存在。
iBasso DX200
说iBasso十年磨一剑也不为过,具有HiFi的品质而不跟风虚高的价格,这是绝对值得称道的。
2017年初,iBasso终于推出了DX100的继任者——DX200。作为迭代旗舰,一经推出便引起了轰动:双9028pro DAC、开放安卓&芒果纯音双系统、可换耳放卡、告别传统板砖外形而富有科技时尚感的外观、极具诱惑性的价格等,DX200至今在硬件上仍然可以称得上是最具性价比的安卓播放器机皇。其余市售产品,别说双9028pro了,就连单9028pro的机器都难以找到,足以见到iBasso在硬件设计上的底气。
只是,相对于数字部分的优异成绩,DX200的可换模拟部分,也就是标配AMP1,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太大的惊喜,似有求稳的心态。好在耳放卡还能升级,iBasso在听取诸多建议之后,紧接着推出了专精甜润人声的单端卡AMP2,获得了不错的评价。而本人拿到的进一步提升追求平衡听感的AMP3,声音相比AMP2更具HiFi味道。后续据说还有更多类型的耳放卡,针对不同需求调音,十分令人期待。
金菊花(乐图 pawgold)
可能大家并不记得pawgold这个发音为“炮狗”的名字,但是提起金菊花,HiFi界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当年以单PCM1792芯片为凭,硬生生扛起国产大旗,成功狙击了强推双芯2.5平衡的AK等新概念韩砖,成为当之无愧的经典。
但是由于金菊花上市三年有余,相对于现在的新砖新芯片新架构来说,毕竟存在代差,正在逐渐失去热度。而不可否认的是,金菊花在对声音的理解上,还是有值得借鉴和发扬的地方。
『功能&外观』
三台新老旗舰摆在面前,感触良多。
金菊花典型的像素屏单片机系统,启动快、功能简单、UI操作反人类,代表了那个时代主流的设计思路——一切以音质为主。
MR1菜单式纯音系统,启动一般、功能多样、UI操作较为直观,代表了当今纯音旗舰的设计思路——全能好声。
DX200全触控高分屏安卓开放&芒果封闭系统,启动最慢、功能自定义、UI操作最为直观,代表了当今开放式旗舰的设计思路——给你平台,自己造。
三种思路其实是跟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来的——人越来越懒,越来越需求ALL in ONE设备,以快速达到愉悦自己的目的。
以外观和便携度来说:金菊花最趁手,但是最厚也最重(280g),称得上是裤裆杀手;MR1最薄,但是稍长,屏幕大小与身材比例略显失调;DX200三维都适中,总量跟MR1一样240g,整体比例显得更为美观。细节上,不同耳放卡的接缝处处理得不够圆润。这一项应该打成平手。
以系统易用性来说:DX200毫无疑问因为开放式而领先,丰富可玩性;MR1系统够用,文件夹播放和操作逻辑还有提升空间;金菊花操作是反人类的,很多不常用功能做成按键并没有太大必要,滚轮只是五维并不能转动,在多音源目录里略显吃力,落在下风。
『声音表现』
MR1:
如上文所述,MR1贵在把CS4398的“弹”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飞秒时钟和FPGA的超低延时,使得MR1的声底背景漆黑而干净,让人更容易感受到4398的水晶般清澈的高频和极富弹性的低频。
金菊花:
金菊花的声音至今依然会给人一耳朵惊艳,但是也正如网上普遍评论的那样,细听之后,其实可以总结其声音为:中频暖厚而两头拔高,解析和密度相对新声代播放器稍显粗糙,推力巨大但需要搭配,搭配不好会发冲发干。整体给人的印象,像一个充满荷尔蒙味道的性感拳击手,声大力粗具有侵略性。
DX200:
DX200由于有双9028pro的加持,在解析和信息量上无需赘言,AMP1卡就是因为太过注重解析,导致过高的暴力解析而使大家普遍认为比较刺激,用来听黑金可说相当给力。AMP2卡适当加强了中低频的水润表现,在高频上也有做过一定的平滑过渡,使得其在参数指标上不如AMP1那么好看,但这样适当往听感方向的调整相对于大众烧友的接受程度而言反而更好。人声润泽有甜味,低频稍有加强,使得整体对于环境的塑造更为真实。
而重点要说的是AMP3全平衡卡。这张卡,搭配诸多平衡耳机,竟然一耳朵跟普遍的平衡“空”“发虚”的印象完全不同,它并没有给人一种很空洞的感觉,反而因为DX200强大解析的关系,在这个平衡的大声场下,使试听者会感觉到原来混在一团的信息拉扯开了,更具体也更真实。
这种感觉和MR1走向有些相似之处,MR1是因为背景干净,所以感觉到前景的清晰;而DX200反过来,是因为前景拉开后的清晰,显得背景,也即是声场的聚焦点,会更干净,更准确。
而在力道方面,AMP3又很像金菊花,出拳快准,但没有金菊花那么生硬,更显刚柔并济。这样,高低频延伸的部分可以很轻松地达到,却在末梢有一丢丢MR1那种弹性而滑腻的处理,使得AMP3在完整性上堪称完美。
以《渡口》来看(近期貌似不少大佬在反渡口啊,哈哈哈),开头检验低频下潜回弹速度、少量解析(鼓锤落下时有一些刮擦的声音)和背景干净度。蔡大妈开口之后,检验中低频的密度解析结项和分离度。蔡琴的整体形象,在你脑中能不能迅速凝结成人形,离你是应该远还是近,考验的是整个系统回放的真实性。
AMP3在《渡口》下,前奏可以很快进入那个凝黑的世界,鼓锤刮擦的声音清晰可辨。人声开口,初时感觉有点远,习惯一两秒之后,人声结象完成,离脑袋里想象中蔡琴的位置十分接近。
MR1在鼓锤时,会感觉到鼓多余的谐振,“人声开口时,结象位置比AMP3远一点,结象点似乎显得要更宽松一点。
金菊花在鼓锤时,刮擦的声音一闪即过,如果不是听过AMP3而直接听金菊花恐怕未必会注意到这个声音。但是金菊花在低频氛围部分,就要猛的多,两声鼓下去,是“蹦嗡叉叉叉”,多一个嗡,多一份畅快。人声开口,金菊花就要近的多,近且厚,染色明显,甜腻的感觉。
『总结』
其实这篇也不能说是横评,只是在得到AMP3之后,发觉声音跟另外两款在风格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忍不住比一比而已。
MR1 弹性绝佳、空气感、分离度精准清晰,算的上是现阶段的纯音播放器里的佳作。只可惜个头稍微大点,再加上非智能系统,使用习惯上相比DX200要吃点亏,对操作方面要求不高的话问题不大。
金菊花 便携性绝佳,力度、氛围感充沛,启动最快,但是系统炒鸡难用,还有一点点阻抗匹配的小毛病,比较适合伺候一些中阻的耳机。
DX200 自由度绝佳、配置、素质可以上顶级梯队。现在配上AMP3就有已经不输万元旗舰的听感,在素质满足的情况下,再往听感出发也不失为一个稳妥的道路,价格方面也不失为一个优先选择。
聊以此文,仅供参考。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